“柔刚诗歌奖”由柔刚先生出资设立,已历24届。第25届(2016年度)柔刚诗歌奖继续由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新诗研究所承办。本届设三大奖项:“荣誉奖”,旨在奖掖对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有重大贡献的诗人或诗评家;“主奖”,旨在表彰已有诗歌实绩,且诗艺成熟精湛的诗人;“校园诗歌奖”,旨在奖励在校学生的诗歌创作,培育校园诗歌氛围。
本届评奖将继续执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。由知名学者、诗人组成“柔刚诗歌奖组委会”,组织评奖。初审评委会5人,遴选出“主奖”、“校园诗歌奖”各20位入围者。终审评委会5人(其中含国外汉学家或学者1人,港台2人)就初审评委会提交的候选作品进行投票,最终评选出本年度柔刚诗歌奖“主奖”、“校园诗歌奖”各1名。
获奖名单公布之前,初审、终审评委名单对外保密,对内评委之间也相互保密。初、终审评委名单及初、终审投票细节将择时对外公布。
具体方案如下:
1.本届“柔刚诗歌奖”设荣誉奖1名,奖金9999元;主奖1名,奖金9999元;校园诗歌奖1名,奖金9999元。承办方将继续为获奖诗人举办专场获奖作品研讨会,对获奖作品的评论文章将在《当代作家评论》列专辑发表。
组委会向诗界广泛征询优秀诗人诗作。为鼓励推荐好诗,凡推荐的作品获奖,组委会将向推荐人颁发特别奖金和荣誉证书。
2.评奖重心:
奖励诗人创作的没有在网络(含博客、微博、微信等互联网平台)和纸媒报刊发表过的新诗。
3.参选人条件:
全球以汉语写诗的人均可参加,主奖参选者性别、年龄、身份不限,校园诗歌奖参选者需是海内外在校中学生、大学生和研究生。